潭 帖
“潭帖”的读音
- 拼音读音:
- [tán tiē]
- 汉字注音:
- ㄊㄢˊ ㄊㄧㄝ
- 简繁字形:
- 是否常用:
- 否
“潭帖”的意思
基本解释
基本解释
1.亦称"长沙帖"。 2.汇刻丛帖。北宋庆历间刘沆帅潭州(今湖南省长沙市)时,命僧希白摹刻。计十卷。以《淳化阁帖》为底本,增入晋王羲之《霜寒帖》﹑《十七帖》以及王蒙﹑颜真卿等帖。与《绛帖》齐名。因刻于潭州,故名。原石毁于南宋建炎年间,翻刻本很多。参阅宋郑兴裔《郑忠肃奏议遗集.淳化帖》﹑明陶宗仪《辍耕录.淳化阁帖》。网络解释
潭帖
《潭帖》是1994年四川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。本书是“北宋与南宋间的拓本”,书中收曹植、王羲之、陆机等名家法帖,共10卷。“潭帖”的单字解释
【潭】:1.深水池:龙潭虎穴。2.〈方〉坑。
【帖】:[tiē]1.服从;顺从:服帖。2.妥当;稳当:妥帖。3.姓。[tiě]1.邀请客人的通知:请帖。2.旧时写着生辰八字等的纸片:庚帖。换帖。3.(帖儿)写着字的小纸片:字帖儿(便条)。4.量词:一帖药。[tiè]学习写字或绘画时临摹用的样本:碑帖。习字帖。画帖。临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