慧教复读网  > 新华词典  
按拼音查找 按部首查找

(繁体:)拼音:注音:ㄒ一ˊ异字体: ? ? ?

部首: 衣部部外笔画:5画总笔画:11画 康熙字典:襲(22画)

五笔:DXYE仓颉:IPYHV郑码:GMSR四角:43732电码:6002区码:4714规范编号:2246

统一码:88AD汉字结构:上下结构五行属性:

笔顺:一ノフノ丶丶一ノフノ丶

民俗参考

汉字是否常用: ✔常用字✔现通表汉字五行:金属性

字形结构

汉字部件构造 :龙衣首尾分解查字 :龙衣(longyi)

笔顺编号:13534413534

笔顺:一ノフノ丶丶一ノフノ丶

笔顺读写:横撇折撇捺捺横撇折撇捺

袭编码/UNICODE

袭字UNICODE编码U+88AD,二进制: 1000100010101101,十进制: 34989,HEX编码:E8A2AD,UTF-8: E8 A2 AD

基本字义

袭(襲) xí(ㄒ一ˊ)

(一)、趁敌人不备时攻击:袭击。袭扰。夜袭。偷袭。侵袭。

(二)、触及:寒气袭人。“芳菲菲兮袭予”。

(三)、照样做,照样继续下去:因袭。沿袭。世袭。

(四)、量词,指成套的衣服:衣一袭。

(五)、衣上加衣,引申为重迭:“袭朝服”。“山三袭,陟”。

(六)、合,和:“齐秦袭”。

基本词义

襲 xí

〈名〉

(一)、 (形声。从衣,从两“龙”( tà )省声。本义:死者穿的衣服,衣襟在左边)

(二)、 同本义 [graveclothes]

袭,左衽袍也。——《说文》。按,凡敛死者,左衽,不纽。

陈袭事于房中,西领南上,不綪。——《仪礼·士丧礼》。郑玄注:“袭事,谓衣服也。”

(三)、 又如:袭衣(尸衣;也指古代行礼时穿在裼衣外面的上衣);袭玩(衣着器用)

(四)、 姓

词性变化

襲 xí

〈量〉

(一)、 衣一套为一袭 [a suit]

赐衣被一袭。——《汉书·昭帝纪》。注:“一称也。犹今一副。

乃命留五时衣各一袭。——《后汉书·东平宪王苍传》

袈衣一袭,止用一两。——《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》

(二)、 又如:袭衣(成套衣服);袭衣兼食(成套衣服,多盘菜肴。谓生活优裕)

(三)、 层,重 [layer]

棺椁数袭。——《吕氏春秋》

襲 xí

〈动〉

(一)、 因袭,照旧搬用 [carry on as before]

今袭迹于齐晋,欲国安存,不可得也。——《韩非子·孤愤》

五帝不相复,三代不相袭。——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

汉兴,仍袭 秦制。——《后汉书·宦官传论》

袭译欧西人之言。——清· 梁启超《饮冰室合集·文集》

(二)、 又如:沿袭(依照旧传统办理);袭因(依照旧例);袭迹(依照前人的遗迹)

(三)、 继承 [succeed]

世官九等,皆有袭职,有替职。——《明史·职官志一》

贲瑞早已辞世, 贲玺依例袭了侯爵。——《一层楼》

(四)、 又如:世袭(指帝位、爵位等世代相传);袭职(继承官职);袭位

(五)、 重复 [repeat]

赵孟曰:“吾卜于此起兵,事不再令,卜不袭吉。行也。”——《左传·哀公十年》。 杜预注:“袭,重也。”

(六)、 又如:袭吉(卜若不吉则止,不可因而重卜;重卜而得吉,叫做“袭吉”)

(七)、 调合;合 [merge]

天地比,齐秦袭。——《荀子》

(八)、 又如:袭从(言两者相合);袭然(合一的样子)

(九)、 袭击,乘其不备,偷偷地进攻 [raid]

凡师有钟鼓曰伐,无曰侵,轻曰袭。——《左传·庄公二十九年》

掩人不备,行不假途,人衔枚,马勒缰,昼伏夜行,为袭也。——《白虎通·诛伐》

城上早插蜀兵旗号:原来已被 魏延袭了。——《三国演义》

慧室袭月。——《战国策·魏策》

荆人欲袭 宋。——《吕氏春秋·察今》

恐汉袭之。——《汉书·李广苏建》

谋袭蔡州。——《资治通鉴·唐纪》

率众袭之。——清· 徐珂《清稗类钞·战事类》

(十)、 又如:偷袭;奔袭;侵袭;奇袭;夜袭;空袭

(十一)、 衣上加衣 [put]

寒不敢袭,痒不敢搔。——《礼记》

(十二)、 穿衣 [wear]

衣尸曰袭。袭,匝也,以衣周匝覆之也。——《释名·释丧制》

(十三)、 又如:袭尸(为死者穿衣);袭朝服

(十四)、 盖 [cover]

张甲乙而袭翠被。——张衡《西京赋》

(十五)、 又如:袭裘(古代盛礼时,掩上裼衣而不使羔裘见于外)

(十六)、 触及;熏染;侵袭 [attack]

芳气袭人是酒香。——《红楼梦》

(十七)、 又如:袭人(侵袭到人。薰人)

康熙字典

襲【 申集下 】【 衣部 】康熙筆画: 22画 部外筆画: 16画

〔古文〕㦻?褶《唐韻》《正韻》似入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席入切,?音習。《玉篇》重衣也。《禮·玉藻》裘之裼也,見美也。服之襲也,充美也。

《樂記》周還裼襲,禮之文也。

《通鑑》趙烈侯賜公仲連衣二襲。《註》上下皆具曰襲。

《說文》左袵袍也。

服也。《司馬相如·上林賦》襲朝服。

合也。《周語》朕夢協于朕卜,襲于休祥,戎商必克。

因也。《禮·曲禮》卜筮不相襲。

重也。《左傳·哀十年》卜不襲吉。

入也。《晉語》大國道小國襲焉曰服,小國敖大國襲焉曰誅。

受也。《左傳·昭二十八年》故襲天祿,子孫受之。

掩其不備也。《左傳·莊二十九年》凡師有鐘鼓曰伐,無曰侵,輕曰襲。

雜襲,雜沓也。《前漢·蒯通傳》魚鱗雜襲,飄至風起。

姓。《通志·氏族略》晉有隱士襲元之。《南史》有襲蔿。《玉篇》籀文作?。《篇海》又作?。

说文解字/注解说明

袭【 卷八 】【 衣部 】

左衽袍。从衣,龖省聲。?,籒文襲不省。似入切〖注〗㦻、褶、?,古文。

(襲)?衽袍。小斂大斂之前衣死者謂之襲。士䘮禮。乃襲三稱。注曰。遷尸於襲上而衣之。凡衣死者。左衽不紐。按喪大記。小斂大斂。祭服不倒。皆左衽結絞不紐。襲亦左衽不紐也。袍、褻衣也。記曰。纊爲繭。緼爲袍也。許曰。袍、襺也。士喪禮。襲衣有爵弁服、皮弁服、褖衣。注。褖衣所以表袍者。子羔之襲繭衣裳與稅衣爲一是也。斂始於襲。襲始於袍。故單言袍也。襲字引申爲凡揜襲之用。若記曰帛爲褶。士喪禮古文作襲。叚借字也。喪大記、玉藻用禮今文作褶。注曰。褶、袷也。有表裏而無著。許依古文禮。故不收褶字。凡經典重襲之義。如筮襲于夢。武王所用。祥襲則行。不襲則增。修德而改⺊。皆當作褶。褶義之引申。从衣。龖省聲。似入切。七部。

音韵参考

[ 上古音 ]:幽部群母,giu
[ 平水韵 ]:入声十四缉
[ 粤 语 ]:zaap6

方言

⊙ 粤语:zaap6

袭字组词

袭击袭占袭取袭夺袭用
帮我选课
*联系人:
*联系电话:
课程名称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