裼
裼拼音:xī tì注音:ㄒ一 ㄊ一ˋ异字体:
部首: 衤部部外笔画:8画总笔画:13画 繁体部首:衣部繁体笔画:14画康熙字典:裼(14画)
五笔:PUJR仓颉:LAPH郑码:WTRO四角:36227电码:5954区码:8151规范编号:7752
统一码:88FC汉字结构:左右结构五行属性:火
笔顺:丶フ丨ノ丶丨フ一一ノフノノ
民俗参考
汉字是否常用: ✔现通表汉字五行:火属性
字形结构
汉字部件构造 :衤日勿首尾分解查字 :衤易(yiyi)
笔顺编号:4523425113533
笔顺:丶フ丨ノ丶丨フ一一ノフノノ
笔顺读写:捺折竖撇捺竖折横横撇折撇撇
裼编码/UNICODE
裼字UNICODE编码U+88FC,二进制: 1000100011111100,十进制: 35068,HEX编码:E8A3BC,UTF-8: E8 A3 BC
基本字义
裼 xī(ㄒ一)
(一)、脱去上衣,露出身体的一部分:袒裼。
基本词义
● 裼 tì
〈名〉
(一)、 婴儿的包被 [swaddling clothes]
乃生女子,载寝之地,载衣之裼。——《诗·小雅·斯干》。毛传:“裼,褓也。”
(二)、 另见 xī
词性变化
● 裼 xī
〈名〉
(一)、 古代加在裘上面的无袖衣 [jacket]
裘之裼也,见美也。——《礼记·玉藻》
(二)、 另见 tì
百度百科释义
裼 [xī],脱去上衣,露出身体的一部分如袒~。或者裼 [tì],指婴儿的包被。
康熙字典
裼【 申集下 】【 衣部 】康熙筆画: 14画 部外筆画: 8画
《唐韻》先擊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先的切,?音錫。《爾雅·釋訓》袒裼,肉袒也。《詩詁》去上衣曰裼。《玉篇》脫衣見體也。
又裘單曰裼。《禮·玉藻》裘之裼也,見美也。《疏》裘上加裼衣,裼衣雖加,他服猶開,露裼衣見裼之美,以爲敬也。
又他計切,音替。《詩·小雅》載衣之裼。《傳》褓也。《箋》褓,夜衣也。
说文解字/注解说明
裼【 卷八 】【 衣部 】
袒也。从衣易聲。先擊切
(裼)但也。但各本作袒。今正。人部曰。但者、裼也。故此云裼者、但也。是爲轉注。序云。五曰轉注。建類一首。同意相受。?老是也。老部曰。老者、考也。考者、老也。是之謂建類一首。同意相受。凡全書中異部而互訓者視此。裼訓但。但訓裼。其一耑也。在許當時確知訓裼之字作但不作袒。自許至今。經傳子史皆爲袒裼。不爲但裼。賴許書僅存。可識字之本形本義。又以今字改之。則古形古義不傳。且上文云袒、衣縫解也。裸裎裼下皆云袒也。不皆爲衣縫解乎。是許之不通甚矣。?諸經傳。凡中衣之外上衣。裘則有裼衣。裼衣之外上衣。玉藻。裘之裼也。見美也。服之襲也。充美也。鄭曰。裼者、免上衣。見裼衣。凡當盛禮者以充美爲敬。非盛禮者以見美爲敬。禮尙相變也。按覆裘之衣曰裼。行禮袒其上衣。見裼衣謂之裼。不露裼衣謂之襲。鄭注玉藻曰。袒而有衣曰裼。以別於無衣曰袒也。經傳凡單言裼者、謂免上衣也。凡單言袒者、謂免衣肉袒也。肉袒或謂之袒裼。釋言、毛傳皆曰。袒裼、肉袒也是也。許君肉袒字作膻。在肉部。而袒作但。與裼互訓。裼爲無上衣之但。?裎爲無衣之但。?裎亦肉膻也。字與鄭異而義同。裼襲之制詳見聘禮注疏。从衣。易聲。先擊切。十六部。禮注曰。古文禮裼皆爲賜。詩斯干假借爲?字。
音韵参考
[ 广 韵 ]:先擊切,入23錫,xi,梗開四入青心
[ 平水韵 ]:去声八霁·入声十二锡
[ 粤 语 ]:sik3
方言
⊙ 客家话:[客英字典] tit7 [海陆丰腔] sit7 tit7 [梅县腔] sit7 [台湾四县腔] sit7 tit7 [陆丰腔] sit7
⊙ 粤语:sik3 tik1
⊙ 潮州话:toih4
English
to take off one's top; dives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