裾
裾拼音:jū注音:ㄐㄨ异字体:
部首: 衤部部外笔画:8画总笔画:13画 繁体部首:衣部繁体笔画:14画康熙字典:裾(14画)
五笔:PUND仓颉:LSJR郑码:WTEJ四角:37264电码:5957区码:8153规范编号:5597
统一码:88FE汉字结构:左右结构五行属性:木
笔顺:丶フ丨ノ丶フ一ノ一丨丨フ一
民俗参考
汉字是否常用: ✔现通表汉字五行:木属性
字形结构
汉字部件构造 :衤尸古首尾分解查字 :衤居(yiju)
笔顺编号:4523451312251
笔顺:丶フ丨ノ丶フ一ノ一丨丨フ一
笔顺读写:捺折竖撇捺折横撇横竖竖折横
裾编码/UNICODE
裾字UNICODE编码U+88FE,二进制: 1000100011111110,十进制: 35070,HEX编码:E8A3BE,UTF-8: E8 A3 BE
基本字义
裾 jū(ㄐㄨ)
(一)、衣服的大襟。
(二)、衣服的前后部分。
基本词义
● 裾 jū
〈名〉
(一)、 衣服的前后襟 [full front and back of a Chinese jacket or gown]
裾,衣袌也。从衣,居声。——《说文》
裾,衣之前襟也。今苏俗曰大襟。——《说文通训定声》
楚庄王裾衣博袍。——《淮南子·齐俗》
(二)、 衣服的后襟 [tail of a robe]。如:裾裾(衣服华丽的样子)
(三)、 古通“倨”。傲慢 [arrogant]
彼浩裾自顺,不可以教下。——《晏子春秋·外篇》
其流也埤下,裾拘必循其理,似义。——《荀子·宥坐》
[赵禹]为人廉裾。——《汉书·赵禹传》。 颜师古注:“裙亦傲也。”
百度百科释义
jū 形声。字从衣从居,居亦声。“居”意为“土著”、“本地人”。“衣”与“居”联合起来表示“一种本地人穿着的服装”。本义:一种有前后襟的衣服。根据衣襟形式的不同又分为曲裾、直裾两种。曲裾深衣的开襟是从领曲斜至腋下。后来,当内衣逐渐完善,裤子也有了裤裆之后,开襟从领向下垂直至下摆的直裾深衣就出现了。
康熙字典
裾【 申集下 】【 衣部 】康熙筆画: 14画 部外筆画: 8画
《唐韻》九魚切《韻會》斤於切,?音居。《爾雅·釋器》衱謂之裾。《郭註》衣後裾也。《釋名》裾,倨也。倨倨然直,亦言在後常見踞也。《孔叢子·儒服》子高衣長裾,振襃袖,方屐麄翣見平原君。
又《說文》衣袍也。
又《玉篇》被也。
又《集韻》求於切,音渠。義同。
又居御切,與倨通。《前漢·趙禹傳》禹爲人廉裾。《师古註》裾,亦傲也。
又《前漢·司馬相如傳》低卭夭矯裾以驕驁兮。《張揖註》裾,直項也。
说文解字/注解说明
裾【 卷八 】【 衣部 】
衣袍也。从衣居聲。讀與居同。九魚切
(裾)衣袌也。袌各本作袍。今依韵會正。上文云袌、褱也。褱物謂之袌。因之衣前䘳謂之袌。方言。襌衣有袌者。趙魏之間謂之袏衣。郭云。前施袌囊也。房報切。按前施袌囊卽謂右外䘳。方言。無袌者謂之裎衣。則今之對䘳衣。無右外䘳者也。褻衣無袌。禮服必有袌。上文之袥、衸謂無袌者。唐、宋人所謂衩衣也。公羊傳曰。反袂拭面。涕沾袍。此袍當作袌。何注曰。衣前襟也。釋器。衣皆謂之襟。衱謂之裾。衱同袷。謂交領。袌連於交領。故曰衱謂之裾。郭景純曰。衣後襟。非也。釋名裾在後之說。非是。从衣。居聲。讀與居同。从居者、中可居物也。非謂在後常見踞。九魚切。五部。
音韵参考
[ 平水韵 ]:上平六鱼
[ 粤 语 ]:geoi1
方言
⊙ 客家话:[台湾四县腔] gi1 [客英字典] gi1 [海陆丰腔] gi1 [梅县腔] gi1 [宝安腔] gi1 [陆丰腔] gi1 [客语拼音字汇] gi1
⊙ 粤语:geoi1
裾字组词
English
lapel, border of garment; skirt